第3課 當沖突發生 第2課時(教案,含核心素養目標)-(部編)統編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doc
- 【下載聲明】
1. 本站全部試題類文檔,若標題沒寫含答案,則無答案;標題注明含答案的文檔,主觀題也可能無答案。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2. 本站全部PPT文檔均不含視頻和音頻,PPT中出現的音頻或視頻標識(或文字)僅表示流程,實際無音頻或視頻文件。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3. 本頁資料《第3課 當沖突發生 第2課時(教案,含核心素養目標)-(部編)統編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doc》由用戶(QXX)主動上傳,其收益全歸該用戶。163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該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傳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163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4. 請根據預覽情況,自愿下載本文。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5.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閱讀器,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道德與法治 第3課 當沖突發生 第2課時教案_部統編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 沖突 發生 課時 教案 統編 四年級 下冊 道德 法治 下載 _四年級下冊_統編版/部編版_道法_小學
- 資源描述:
-
1、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第3課 當沖突發生 (教案)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知道校園生活中沖突難以避免,了解校園沖突的類型以及發生的原因。2.道德修養: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學會正確看待沖突,掌握化解沖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學會調解沖突。3.法制觀念:知道什么是欺負,懂得欺負的危害,做到不欺負別人,懂得換位思考。4.責任意識:掌握保護自己的方法,不做欺負者,不做旁觀者,與同學相互尊重,友好交往。課時安排2課時。第2課時課時教學目標1.通過悄悄話信箱了解王玲的煩惱,知道欺負是一種不良行為,應該平等仁愛地對待同伴。(重點)2.通過情景體驗,感受被欺負的痛苦,從而愿意幫助被欺負的同學,擁有正義感和
2、責任心。(難點)3.通過小組合作,模擬演練,掌握應對欺負的方法,增強保護自己和弱小的勇氣與信心。教學過程一、知道什么是欺負1.悄悄話信箱從王玲的煩惱中,了解“欺負”的含義(1)導入:生活中我們不僅會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遇到被他人欺負的情況。一天,一名叫王玲的女生就遇到了一件讓人郁悶的事。事情的經過是這樣,播放課件視頻(教材第24頁情境圖內容)。(2)提問:王玲究竟遇到了什么事?預設1;美歡把王玲的文具盒故意碰到了地上王玲的筆被摔壞了,美歡不僅沒有道歉,還指責王玲是個小氣鬼。預設2:王玲被欺負了。追問:美歡是故意這么做的嗎?預設:美歡是故意的。(板書:遇到欺負怎么辦)(3)觀察對比:看看她
3、們二人的表現和反應.你能發現什么?預設:一個盛氣凌人,不道歉,還擋住去路,另一個息事寧人,不愿糾纏。點評:因為雙方力量不均。(4)小結:美歡故意損壞王玲的物品而且還很強勢,這就是欺負的行為。提問:那么,假如你是王玲,你會有什么感受呢?預設:氣憤、難過、委屈、無助2.情景體驗屋表演王玲的故事,感受被欺負的痛苦(1)角色扮演:四人小組輪流扮演美歡、王玲、起哄者與旁觀者的角色,體驗一下不同角色的行為、言語和內心感受。(2)要求:試著將扮演王玲時的內心感受寫下來,并交流。預設1:文具盒被碰掉時,“我”感到驚訝和不解。預設2:發現筆被摔壞時,“我”感到傷心、痛惜。預設3:對方拒不認錯時,“我”感到不平和
4、無奈。預設4:被污蔑小氣時,“我”感受到強烈的委屈和憤怒。預設5:被同學起哄嘲諷時,“我”感受到極度的孤獨和恐懼。(3)小結:我們能體會到被人欺負的感受,委屈、憤怒、無奈、恐懼如果是故意行為,且力量不均,受欺負者會產生不良感受,這樣的行為就是欺負。(4)思考:如果王玲感到痛苦,卻選擇忍耐和沉默,美歡就會停止欺負的行為嗎?預設:不會。因為她并不覺得自己欺負別人了。(5)小結:如果感到痛苦卻不抵抗,欺負可能變本加厲,痛苦也會持續甚至加劇。3.悄悄話信箱從毛同學的煩惱中,體會欺負和玩笑、打鬧等行為的區別(1)過渡: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只是開個玩笑,不算是欺負同學。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知心姐姐收到的一封來信,
5、這個女生為什么而苦惱? (課件出示教材第23頁內容)預設1:她被同學取了難聽的外號。預設2:她被同學取笑。(2)提問:有人說,我只是和她開個玩笑,我是和她鬧著玩,不是欺負。那玩笑、打鬧和欺負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給人取難聽的外號,是欺負行為嗎?我們一起來填一填下面的表格。(3)探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從表現形式、個人感受等方面,思考打鬧玩耍、玩笑、惡作劇和欺負之間的區別。(4)小結行為性質表現形式個人感受打鬧玩耍平等、善意地你打我、我打你每個人都開心玩笑平等善意的耍笑大家都感到愉悅惡作劇不以欺負人為目的,只想逗樂的行為有人感到難堪欺負故意行為、力量不均被欺負者有不良,甚至是痛苦的感受(5)提問:
6、怎么判斷是不是欺負行為呢?(用PPT出示)欺負一般有以下特點:故意行為、力量不均、被欺負者有不良感受??从幸环绞遣皇枪室獾?。強勢的一方往往故意從身體或語言上攻擊或孤立弱勢一方??词遣皇橇α烤?。沖突雙方力量不均等,弱勢一方的同學不能有效地保護自己??从幸环绞遣皇怯胁涣嫉母惺?。弱勢方受到傷害或可能受到傷害且感到痛苦。(6)問題思辨。問題:給同學取外號都是欺負嗎?大家叫我飛毛腿,我也不生氣啊。預設1:要看取什么樣的外號。說一個人優點的外號就不是欺負,比如:飛毛腿、小諸葛、大蘋果預設2:給同學取侮辱性外號的行為,就是欺負行為,因為它給人帶來了痛苦。(7)調查:除了給人取侮辱性外號,校園里還有哪些行為
7、也是欺負行為? (板書: 校內不做欺負者)(8)小結:學校里發生的欺負行為主要有(課件出示教材第23頁“小貼士”及教師補充的內容)故意打、推、撞、踢同學。辱罵、取笑、諷刺同學。給同學取侮辱性的外號。捉弄同學,故意損壞他人物品。挑撥是非,排擠同學。散播他人隱私。孤立同學。(9)補充:這些行為我們一定要避免去做。(10)想一想:自己和同學有這樣的行為嗎?如果有,將序號寫在小紙條上,下課后交給老師。相信只要改正這些行為,同學之間就會更融洽。二、遇到欺負怎么辦,1.自護行動模擬演練自我保護。(1)談話:當我們遇到欺負時,應該怎么辦呢?假如你遇到同學被欺負,你應該怎么做?(2)調查:假如你是王玲,你會怎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