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資格筆試專業實踐能力考點解析 (2):心系疾病.doc
- 【下載聲明】
1. 本站全部試題類文檔,若標題沒寫含答案,則無答案;標題注明含答案的文檔,主觀題也可能無答案。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2. 本站全部PPT文檔均不含視頻和音頻,PPT中出現的音頻或視頻標識(或文字)僅表示流程,實際無音頻或視頻文件。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3. 本頁資料《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資格筆試專業實踐能力考點解析 (2):心系疾病.doc》由用戶(丹鄉武阿哥)主動上傳,其收益全歸該用戶。163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該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傳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163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4. 請根據預覽情況,自愿下載本文。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5.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閱讀器,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資格筆試專業實踐能力考點解析 2:心系疾病 中醫 內科 主治醫師 資格 筆試 專業 實踐 能力 考點 解析 疾病
- 資源描述:
-
1、中醫內科主治醫師考試輔導 專業知識/專業實踐能力 第二單元心系疾病細目一心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覺心中悸動,驚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種病證,臨床一般多呈發作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作,且常伴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病情較輕者為驚悸,病情較重者為怔忡,可呈持續性。要點一概述心悸之病名,首見于漢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和傷寒論,稱之為“心動悸”、“心下悸”、“心中悸”及“驚悸”等,并認為其主要病因有驚擾、水飲、虛勞及汗后受邪等,記載了心悸時表現的結、代、促脈及其區別,提出了基本治則,并以炙甘草湯等為治療心悸的常用方劑。丹溪心法提出心悸的發病“責之虛與痰”,丹溪心法驚悸怔忡:“驚悸者血虛,驚
2、悸有時,從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虛,怔忡無時,血少者多,有思慮便動屬虛,時作時止者,痰因火動?!备鶕静〉呐R床特點,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預激綜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低血糖、部分神經官能癥等,如表現以心悸為主癥者,均可參照本病證辨證論治,同時結合辨病處理。要點二病因病機(一)心悸的病因心悸的發生多因體質虛弱、飲食勞倦、七情所傷、感受外邪及藥食不當等,以致氣血陰陽虧損,心神失養,心主不安,或痰、飲、火、瘀阻滯心脈,擾亂心神。1.體虛勞倦2.七情所傷3.感受外邪4.藥食不當(二)心悸的基本病機及轉化心悸的病位在心,而與肝、脾、腎、肺四臟密切相關。心悸的病理性質主要有虛實兩方面。虛實之間可
3、以相互夾雜或轉化。實證日久,病邪傷正,可分別兼見氣、血、陰、陽之虧損,而虛證也可因虛致實,兼見實證表現。臨床上陰虛者常兼火盛或痰熱;陽虛者易夾水飲、痰濕;氣血不足者,易兼氣血瘀滯。要點三診斷和類證鑒別(一)心悸的診斷要點1.自覺心中悸動不安,心搏異常,或快,或慢,或忽跳忽止,或跳動過重,呈陣發性或持續不解,神情緊張,心慌不安,不能自主。2.可見數、促、結、代、澀、緩、沉、遲等脈象。3.可伴有胸悶不舒,易激動;心煩寐差;汗出、顫抖、乏力、頭暈等癥。4.常由情志刺激、勞倦、飲酒、飽食或饑餓等因素而誘發。(二)類證鑒別1.驚悸與怔忡心悸可分為驚悸與怔忡。驚悸發病,多與情緒因素有關,可由驟遇驚恐,憂思
4、惱怒,悲哀過極或過度緊張而誘發,多為陣發性,病來雖速,但病情較輕,實證居多,可自行緩解,不發時如常人。怔忡多由久病體虛、心臟受損所致,無精神等因素亦可發生,常表現為持續心悸,不能自控,活動后加重,病情較重,每屬虛證或虛中夾實。不發時亦可兼見臟腑虛損癥狀。驚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2.心悸與奔豚奔豚發作之時,亦覺心胸躁動不安。難經五十六難云:“發于小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稱之為腎積。金匱要略奔豚氣病脈證治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喉嚨,發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惫时静∨c心悸的鑒別要點為:心悸為心中劇烈跳動,發自于心;奔豚乃上下沖逆,發自少腹。要點四西醫相關疾病的診斷與鑒
5、別(一)診斷1.快速性心律失常癥狀:突感心中急劇跳動,惕惕不安,脈來急數,多數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常突然發作并突然終止,呈陣發性。發作時限可由數秒、數分至數日、數周不等,少數慢性房性心動過速發作持續時間較長,有持續數年不終止者。發作可由情緒激動,疲勞或突然用力引起,但亦可能無明顯誘因,發作時患者感心悸、胸悶、頭暈、乏力、胸痛或緊壓感。持續時間長、心室率快者,可發生血流動力學障礙,表現為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血壓降低,偶可暈厥;有的伴惡心嘔吐、多尿等。原有器質性心臟病者可使病情加重,如患者原有冠心病、心肌缺血者,可加重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原有腦動脈硬化者,可加重腦缺血,引起一過性失語、
6、偏癱,甚至腦血栓形成或腦栓塞。(2)體征:心臟聽診,心率多在100250次/分,如同時伴有房室傳導阻滯或心房顫動者,心室律可不規則。(3)實驗室及其他檢查可進行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運動平板心電圖、心臟彩超、電解質、T3、T4、TSH檢查明確心律失常及原發病。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見的有室上性心動過速、室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其診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結合心電圖診斷,各種心電圖的特征如下:室上性心動過速:心率快而規則,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率多在160220次/分,非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率70130次/分;P波形態與竇性不同,出現在QRS波群之后則為房室交界性心動過速;當心率過快
7、時,P波往往與前面的T波重疊,無法辨認,故統稱為室上性心動過速;QRS波群形態通常為室上型,如伴有室內差異性傳導、束支阻滯或預激癥候群,則QRS波群可增寬、畸形;-段與波可無變化,但在發作中-段與波可以倒置,主要是由于頻率過快而引起的相對性心肌供血不足。室性心動過速:3個或以上的室早出現QRS波群畸形,時間多達到或超過0.12秒,T波方向與QRS主波方向相反;常沒有P波,如有P波,則QRS波與波群之間無固定關系,且P波頻率比QRS波頻率緩慢;室性心動過速頻率大多數為每分鐘150220次,室律可略有不齊;偶可發生心室奪獲或室性融合波。心房顫動: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大小不等、形態不同、間隔不等的
8、房顫波(簡稱為f波),頻率為350600次/分,以、aVF尤其是V1、V2導聯中較顯著;QRS波、T波形態與室上性相同,但伴有室內差異傳導時,QRS可增寬畸形;大多數病例,房顫心室率快而不規則,多在每分鐘160180次之間,經洋地黃、受體阻滯劑治療后的心室率可減慢;當心室率極快時,QRS與其前面的T波可以非常接近,以至無法清楚地見到顫動波,此時診斷主要根據心室率完全不規則及QRS與T波形狀的變異。心房撲動:P波消失,代之以連續性鋸齒樣撲動波(或稱F波);各波大小、形態相同,頻率規則,為250350次/分;少數心房撲動波其大小、形態及間隔相互之間略有差異,稱之為“不純性心房撲動”;QRS波群及T
9、波均呈正常形態,但偶爾可因室內差異性傳導、合并預激癥候群,或伴束支傳導阻滯,使其增寬并畸形;未經治療的心房撲動,常呈2:1房室傳導,但也有3:1至5:1傳導的。2.緩慢性心律失常(1)癥狀: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于50次/分,一般無癥狀。心室率0.20秒。度型房室傳導阻滯(又稱文氏阻滯或莫氏型):P-R間期逐漸延長;R-R間期相應逐漸縮短,直到P波后無QRS波群出現,如此周而復始。度型房室傳導阻滯(莫氏型):P-R間期恒定不變(可正?;蜓娱L),P波突然不能下傳而QRS脫落。度房室傳導阻滯:竇性P波,P-P間隔一般規律;P波與QRS波群無固定關系;心房速率快于心室率;心室心律由交界區或心室自主起
10、搏點維持。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心律的變化很大,有時出現竇性心動過緩、竇房傳導阻滯、有時出現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心房纖顫,上述心律交替出現,形成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持續、嚴重、有時是突發的竇性心動過緩;發作時可見竇房阻滯或竇性停搏。心動過緩與心動過速交替出現,心動過速可以是陣發性室上速,亦可以是陣發性房顫與房撲。(二)鑒別診斷1.室上性心動過速與竇性心動過速室上性心動過速多在160次/分以上,而竇性心動過速較少超過160次/分。室上性心動過速多突然發作與終止,絕大多數心律規則;而竇性心動過速皆為逐漸起止,且在短期內頻率常波動。用興奮迷走神經的方法,室上速可突然終止或無影響;而竇性
11、心動過速則逐漸減慢。2.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與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運動試驗如心率達到90次/分以上者,表示竇房結功能正常。如達不到90次/分,可做阿托品試驗,如阿托品試驗仍達不到90次/分,則進一步做食道調搏試驗,如竇房結恢復時間大于2.0秒或竇房結傳導時間大于120毫秒者,則為病態竇房結綜合征。要點五辨證論治(一)心悸的辨證要點1.辨虛實心悸者首應分辨虛實,虛者系指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實者多指痰飲、瘀血、火邪上擾。平素喜靜、動則氣憊,面色少華、心痛隱隱多為虛證;心悸伴心中悶痛、刺痛,喘息難臥,舌苔厚膩者多為實證。2.辨病位心悸的病位在心,心臟病變可以導致其他臟腑功能失調或虧損,其他臟腑病變亦可以直接
12、或間接影響及心。故臨床亦應分清心臟與它臟的病變情況,有利于決定治療的先后緩急。(二)心悸的治療原則心悸應分虛實論治。虛證分別予以補氣、養血、滋陰、溫陽;實證則應祛痰、化飲、清火、行瘀。但本病以虛實錯雜為多見,且虛實的主次、緩急各有不同,故治當相應兼顧。同時,由于心悸均有心神不寧的病理特點,故應酌情配合安神寧心或鎮心之法。(三)心悸的分證論治1.心虛膽怯證心悸不寧,善驚易恐,稍驚即發,勞則加重。坐臥不安,不寐多夢而易驚醒,惡聞聲響,食少納呆,舌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治法:鎮驚定志,養心安神。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減。常用藥:龍齒、琥珀、酸棗仁、遠志、茯神、人參、茯苓、山藥、天冬、生地、熟地、五味
13、子等。2.心血不足證心悸氣短,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面色無華,倦怠乏力,納呆食少,舌淡紅,脈細弱。治法:補血養心,益氣安神。代表方:歸脾湯加減。常用藥:黃芪、人參、白術、炙甘草、熟地黃、當歸、龍眼肉、茯神、遠志、酸棗仁、木香等。3.陰虛火旺證心悸易驚,心煩失眠,五心煩熱,口干,盜汗,思慮勞心則癥狀加重,伴耳鳴腰酸,頭暈目眩,急躁易怒,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脈細數。治法:滋陰清火,養心安神。代表方:天王補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減。常用藥:生地、玄參、麥冬、天冬、當歸、丹參、人參、炙甘草、黃連、朱砂、茯苓、遠志、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等。4.心陽不振證心悸不安,胸悶氣短,動則尤甚,面色蒼白,形寒肢冷
14、,舌淡苔白,脈象虛弱或沉細無力。治法:溫補心陽,安神定悸。代表方: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合參附湯加減。常用藥:桂枝、附子、人參、黃芪、麥冬、枸杞、炙甘草、龍骨、牡蠣等。5.水飲凌心證心悸眩暈,胸悶痞滿,渴不欲飲,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形寒肢冷,甚者咳喘,不能平臥;可伴惡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脈象弦滑或沉細而滑。治法: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代表方:苓桂術甘湯加減。常用藥:澤瀉、豬苓、車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參、白術、黃芪、遠志、茯神、酸棗仁等。加減:若見因心功能不全而致浮腫、尿少、陣發性夜間咳喘或端坐呼吸者,當重用溫陽利水之品,可以真武湯加減。6.瘀阻心脈證心悸不安,心中憋悶
15、,心痛時作,痛如針刺,面唇紫暗,爪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或結或代。治法:活血化瘀,理氣通絡。代表方:桃仁紅花煎合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常用藥: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當歸、桂枝、甘草、龍骨、牡蠣等。7.痰火擾心證心悸時發時止,受驚易作,胸悶煩躁,失眠多夢,口干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弦滑。治法:清熱化痰,寧心安神。代表方:黃連溫膽湯加減。常用藥:黃連、山梔、竹茹、半夏、膽南星、全瓜蔞、陳皮、生姜、枳實、遠志、菖蒲、酸棗仁、生龍骨、生牡蠣等。要點六西醫相關疾病的西醫治療(一)快速性心律失常1.室上性心律失常如無明顯癥狀,無需藥物治療。頻繁發作
16、,癥狀明顯或伴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早搏應治療病因及誘因并對癥治療,必要時適當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可酌情選用普羅帕酮、維拉帕米、受體阻滯劑、洋地黃制劑等。2.室性心動過速無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發生非持續性室速,如無癥狀及暈厥發作,無需治療;有器質性心臟病的非持續性室速應考慮治療;持續性室速無論有無器質性心臟病均應給予治療。(1)藥物治療:發作時無顯著血流動力學障礙,可酌情選用胺碘酮、利多卡因、受體阻滯劑。(2)同步直流電復律:若伴血流動力學障礙(低血壓、休克、心絞痛、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或藥物治療無效時,應迅速電復律。洋地黃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電復律,應藥物復律。3.房顫(1)急性房顫癥狀顯著者應迅速給予
17、下列治療:控制快速的心室率;藥物或電擊復律;房顫轉復后,應盡可能維持竇性心律,奎尼丁、胺碘酮等有一定的預防作用。(2)慢性房顫根據房顫發作持續狀況給予相應處理:陣發性房顫常能自行終止。當發作頻繁或伴隨明顯癥狀,可口服普羅帕酮或胺碘酮,以減少發作的次數與持續時間。持續性房顫應給予復律。永久性房顫為慢性房顫經復律與維持竇性心律無效者,治療旨在控制過快的心室率,首選藥物為地高辛,可單獨或與受體阻滯劑或鈣拮抗劑合用。(3)發作頻繁甚至持久發作,藥物治療無效,心率很快的患者,可考慮施行射頻消融術。其他治療方法還包括外科手術、植入式心房除顫器等。(4)預防栓塞并發癥:既往有栓塞史、嚴重瓣膜?。ǘ獍戟M窄)
18、、高血壓、糖尿病、左心房擴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者及老年患者等高?;颊邞L期采用華法林抗凝治療。(二)緩慢性心律失常度及度型房室傳導阻滯心室率不太慢者無需治療。度型及度房室傳導阻滯、病竇綜合征患者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甚至暈厥或發生阿斯綜合征應予以藥物治療。藥物療效不佳、癥狀明顯,心率緩慢者,應及早給予安裝永久性心臟起搏器治療。心悸的辨證,應首辨的要點是()A.虛實B.寒熱C.表里D.脈象變化E.外感內傷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心悸者首應分辨虛實,虛者系指臟腑氣血陰陽虧虛,實者多指痰飲、瘀血、火邪上擾。李某,女,40歲。平素膽小易驚,兩日前因受驚嚇而心悸不寧,坐臥不安,不寐多夢,惡聞聲響,食少納呆
19、,苔薄白,脈細弦。其治療應首選的方劑是()A.安神定志丸B.歸脾湯C.甘麥大棗湯D.黃連溫膽湯E.酸棗仁湯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心虛膽怯證表現:心悸不寧,善驚易恐,稍驚即發,勞則加重。坐臥不安,不寐多夢而易驚醒,惡聞聲響,食少納呆,舌苔薄白,脈細略數或細弦。治法:鎮驚定志,養心安神。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減。細目二胸痹(附:真心痛)胸痹是指以胸部悶痛,甚則胸痛徹背,喘息不得臥為主癥的一種疾病,輕者僅感胸悶如窒,呼吸欠暢,重者則疼痛如刺、如灼、如絞,嚴重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要點一概述靈樞厥病把心痛嚴重,并迅速造成死亡者,稱為“真心痛”,謂:“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睗h代張仲
20、景金匱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稱,把病因病機歸納為“陽微陰弦”,即上焦陽氣不足,下焦陰寒氣盛,認為乃本虛標實之證。在治療上,根據不同證候,制定了栝蔞薤白白酒湯等方劑,以取溫通散寒,宣痹化濕之效,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特點。時方歌括以丹參飲治心腹諸痛,醫林改錯以血府逐瘀湯治胸痹心痛,為治療胸痹開辟了廣闊的途徑?,F代醫學的冠心病心絞痛、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證,可參照本篇辨證論治。要點二病因病機(一)胸痹的病因1.寒邪內侵2.飲食失調3.情志失節4.勞倦內傷5.年邁體虛(二)胸痹的基本病機及轉化胸痹的主要病機為心脈痹阻,病位在心,涉及肝、肺、脾、腎等臟。其臨床主要表現為本虛標實,虛實夾雜。本虛有氣虛、氣陰兩
21、虛及陽氣虛衰;標實有血瘀、寒凝、痰濁、氣滯,且可相兼為病,如氣滯血瘀、寒凝氣滯、痰瘀交阻等。要點三診斷和類證鑒別(一)胸痹的診斷1.胸痹以胸部悶痛為主癥,患者多見膻中或心前區突發憋悶疼痛,甚則痛徹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內側等部位,呈反復發作性,一般持續幾秒到幾十分鐘,休息或用藥后可緩解。2.常伴有心悸、氣短、自汗,甚則喘息不得臥,嚴重者可見胸痛劇烈,持續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蒼白,唇甲青紫,脈散亂或微細欲絕等危候,可發生猝死。3.多見于中年以上,常因情緒波動、勞累過度、飽食之后或氣候變化而誘發,亦有無明顯誘因或安靜時發病者。(二)類證鑒別1.胸痹與懸飲懸飲、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為當胸悶痛,
22、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內側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飽餐、情緒激動、勞累而突然發作,歷時短暫,休息或用藥后得以緩解。懸飲為胸脅脹痛,持續不解,多伴有咳唾,轉側、呼吸時疼痛加重,肋間飽滿,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證候。2.胸痹與胃脘痛胸痹之不典型者可表現為胃脘部劇痛,故易混淆。但胸痹以悶痛、絞痛為主,為時較短,雖可與飲食有關,但休息、服藥??删徑?。胃脘痛與飲食相關,以脹痛為主,局部有壓痛,持續時間較長,常伴有噯氣、呃逆、嘈雜、泛吐酸水或清涎等胃部癥狀。3.胸痹與真心痛真心痛乃胸痹的進一步發展,癥見心痛劇烈,甚則持續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清至節、脈微或結代等的危重急癥。要點四西醫相關疾病的診斷與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