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2024屆高考常見選擇題命題情境解讀與技巧分析練習(共17題附參考答案和解析).doc
- 【下載聲明】
1. 本站全部試題類文檔,若標題沒寫含答案,則無答案;標題注明含答案的文檔,主觀題也可能無答案。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2. 本站全部PPT文檔均不含視頻和音頻,PPT中出現的音頻或視頻標識(或文字)僅表示流程,實際無音頻或視頻文件。請謹慎下單,一旦售出,不予退換。
3. 本頁資料《高中歷史2024屆高考常見選擇題命題情境解讀與技巧分析練習(共17題附參考答案和解析).doc》由用戶(luzy369)主動上傳,其收益全歸該用戶。163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該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傳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163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4. 請根據預覽情況,自愿下載本文。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5.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閱讀器,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中歷史 2024 高考 常見 選擇題 命題 情境 解讀 技巧 分析 練習 17 參考答案 解析 下載 _一輪復習_高考專區_語文_高中
- 資源描述:
-
1、高考歷史常見選擇題練習班級 考號 姓名 總分 1.尚書商書記載:盤庚與大臣“恭承民命”定了新都;周初的洪范有“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的記載;周禮記載:“小司寇之職,掌外朝之政,以致萬民而詢焉”。這反映了商周時期A.民意起到決定作用B.民本思想初露端倪C.民主政治有所表現D.專制王權受到限制2.春秋后期,先后出現了卿大夫專權和陪臣(私家臣屬)“執國命”的現象?!皩W在官府”格局瓦解,學術文化重心下移。這些情況A.引發諸侯各國相互進行爭霸戰爭B.導致周王室“天下共主”地位開始喪失C.成為周王朝統治分崩離析的起點D.促進戰國時期發生更加劇烈的社會變革3.史記載,齊桓公五年(公元前681年),齊
2、魯會盟中,魯國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要求齊國退還占領魯國的土地,齊桓公不得已訂立了盟約。隨后,齊國按盟約退還了侵占魯國的土地?!爸T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边@反映了當時A.齊國確立霸主地位 B.重諾守信成為社會主流觀念C.傳統禮制影響猶存 D.會盟是解決爭端的主要手段4.公元6世紀初期,地處今天河北、山西北部及內蒙地區的人口大量遷到今天的河南、陜西關中的農耕富饒之地。推動這次北方人口較大規模遷移的因素是A.封建生產方式的擴展B.黃河流域的長期分裂C.中國政治中心的東移D.少數民族政權的改革5.蘇軾在上皇帝書中說:“自建?。ㄋ翁娴哪晏枺┮詠?,未嘗罪一言者。許以風聞,而無官長。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
3、;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边@說明當時A.政府的信息渠道比較暢通B.文官對皇權形成制衡關系C.科舉制度提升了文官地位D.臺諫機構已成為施政中心6.據宋書記載:南朝宋時期,路太后(孝武帝母)的侄孫路瓊之去拜訪中書令王僧達,被其譏笑祖上是王家的車夫。路太后震怒,請求孝武帝懲處。孝武帝回道:“瓊之年少,自不宜輕造詣(拜訪)。王僧達貴公子,豈可以此事加罪!”這可以用于說明,當時A.門閥士族勢力較為強大B.君主的權力受到削弱C.庶族地主力量不斷增長D.社會階層流動性加強7.封禪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秦、漢、唐、宋先后有7位皇帝進行封禪,以證本朝“受命應天”。而明清兩代卻無一帝王封禪,明成祖以“在德不在
4、封禪”駁回朝臣提議,清乾隆帝抨擊封禪之舉乃“矯誣(虛妄)侈大之事”。這一變化反映了明清時期A.宗教迷信思想淡化 B.君主集權體制空前強化C.理性務實政風形成 D.以德治國觀念得到實踐8.魏源在1842年撰寫的海國圖志中,牽強地以中國傳統的“三墳五典”為依據,論證外國人所說的亞歐非三洲應為一洲,即典籍中所說“南贍部洲”,然后又論證“南贍部洲”為諸洲之冠,中國當為“南贍部洲”的“東方人主”。魏源的做法意在A.否定傳統的夷夏差異B.提出近代主權國家觀念C.論證器物變革合理性D.以歷史來掩飾現實窘境9.1861年,清廷舉行辛西科鄉試,全國共 16鄉用,??颊吒傔_ 12鄉用,只有順天、山西、陜西和廣東4
5、鄉闈如期舉行。據統計,咸豐朝11年問,全國鄉試??坡蔬_ 36.5%。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A.太平天國運動 B.西方列強侵略C.洋務運動開展 D.辛西政變發生10.表1是考古發掘的中國早期玉器生產的三個中心,可用于佐證早期中華文明A.以玉器開發使用為主要特征B.具有多源特征和統一性的基礎C.具有高度的同源同向性特征D.神權與王權從緊密結合到對立11.從表中的材料可知,在兩漢時期實行的戶籍制度之下()A.戶籍與賦役分開管理 B.成員法律身份等級森嚴C.成員法律身份獨立平等D.基層的治理無序混亂12.下表為東漢至魏晉時期的戶口數表(據當時官府戶籍統計所得約數)影響其中數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社會
6、秩序的變動B.戶籍制度的調整 C.中央集權的消長D.人口的大量流動13.下表是美國歷史學家麥希維克統計的中國兩晉時期重要人物出身比例情況。據此推知,麥希維克認為這一時期A.官員流動機制削弱B.政治權力具有不穩定性C.政權交替非常頻繁D.中央集權得到不斷加強14.(2023湖南師附)如圖是元朝紙幣發行量統計圖(單位:錠)。這一統計圖反映了( )A.政治統一推動了商業經濟繁榮B.民族矛盾激化制約了經濟發展C.貨幣形式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D.貨幣發行狀況與政局聯系密切15.下表是明清時期徽州地區鄉約或家訓的內容。據此可知當地A.出現了皇權的基層下滲B.官府大力推廣倡導鄉約C.完善了鄉土成員的保障D.實
7、現了鄉約與法律合流16.圖1(右圖)所示是1841年至1910年進口鴉片所占中國總進口貨物的比重變化(單位:)。圖中變化說明A.列強對華侵略有所放松B.中國對外貿易環境逐步改善C.鴉片輸入總量大幅減少D.列強擴大了對華的商品傾銷17.圖7為18001850年中國白銀、制錢購買力變動圖。其中,18351850年間兩者變化的相關性反映出A.傳統制錢逐漸退出流通領域 B.中國出口貿易規模持續擴大C.中國與世界的聯系不斷加強 D.民間對白銀的使用偏好增強附:參考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從材料中的“謀及庶人”“以致萬民而詢焉”等信息可以看出,商周時期的統治者注意傾聽民意,認識到民眾對于統治者的重
8、要性,說明民本思想初露端倪,故答案為B項;商周時期沒有民主政治,排除A項;商周時期還沒有形成專制王權,排除C項;D項中的“決定作用”說法絕對,不符合史實,排除。2.【答案】D【解析】春秋時期王室衰微,禮崩樂壞,導致文化重心下移引起社會變革,D項正確;AB項是重心下移的原因而非結果,均排除;C項錯在“起點”的判斷不對,排除。3.【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齊桓公被脅迫訂立盟約,但依然按盟約退還了侵占魯國的土地,得到了其他諸侯國的信任和歸附,這反映了當時傳統禮制影響猶存,C項正確??饡顺蔀辇R桓公霸主地位確立的標志,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齊魯兩國的盟約,但不能說明重諾守信成為社會主流觀念,排除
展開閱讀全文